前言
提起周恩来总理,人们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的往往都是他温文尔雅的君子之风。他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为了新中国的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好总理,也是那个在各种外交场合机智幽默,扬我大国风范的外交部长,很难有人能想象的到,周总理喝酒也是海量。
图周恩来
如果说开国元勋里谁是最爱喝酒的,当属许世友了,8岁开始喝酒,一直到去世,嗜酒这个毛病也从来没有改过,甚至说过“戒饭可以,戒酒不行”这等豪言。有好事者做过测算,假如按一天一斤来算,他一生喝的酒能装满四辆大卡车。但就是这么能喝的许世友,在酒场上对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也是心服口服的,只因周总理用喝酒堂堂正正的打败了他。
图周恩来
独爱茅台
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突破国民党的包围,红军被迫实施大转移,2万5千里长征由此展开序幕。年1月,红军转移到黔北之地。重重包围之中,我军四渡赤水河,不断寻求战机歼灭敌人,最终彻底粉碎了国民党想把红军消灭在此的梦想,此战是毛主席高超军事能力的体现,堪称“神来之笔”。
图油画《四渡赤水》
年3月,我军攻克茅台镇。茅台镇紧靠赤水河,小镇到处是烧锅酒坊,空气中弥漫着一阵阵醇酒的酱香。大家从门缝里就能看到成排的大木桶和大酒缸。为了保护民族工商业不受损失,军委政治部曾经贴出布告称:
“民族工商业应鼓励发展,属于我军保护范围,私营企业酿制的茅台老酒酒好质佳,一举夺得了国际巴拿马大赛金奖,为国人争光,我军只能在酒厂公买公卖,对酒灶、酒窖、酒坛、酒甑、酒瓶等一切设备,均应加以保护,不得损坏,望我军全体将士切切遵照。”
图长征时期的周恩来
长征途中艰苦卓绝,将士们不仅长时间爬山涉水,同时也要注意提防敌军的包围,众将士人困马乏,伤员也是不断增加,很多战士的脚上也都出现了溃烂的现象,而茅台酒属于纯粮食酿造的高度白酒,对溃烂的伤口能起到消毒、抗炎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还能活血化瘀。于是,茅台酒就被当做消毒酒精用来为伤员们擦拭伤口,起到消炎杀菌的一个作用,脚上有溃烂的士兵亦是如此,效果也是非常的不错!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时处冬季,长征途中一直都是高强度的急行军,走路出了一身汗,再吹吹风,人就容易着凉。再加上我军的食物都是粗粮,经常有紧急军情,时刻准备迎敌,饭要么是放进口缸里,有空再吃,要么根本还没有煮熟就吃了,吃了之后可不就是拉肚子么。有些战士为了不来来回回上厕所,更是直接把裤子脱了系在腰上,别走边拉。茅台酒在当时就派上了大用处,喝了之后可以治疗拉肚子,缓解了红军当时缺医少药的一大困难。
图长征时期的周恩来
周总理更是在此期间,创下了一个壮举,用超过1两的杯子喝下了25杯茅台酒,粗略估计超过3斤,事后还跟没事人一样,接着又给大家讲了许多关于茅台酒的故事,在场的红军战士无不深受教育。从此之后,周总理就与茅台结了下不解之缘。
图周恩来
年尼克松访问中国时,他提起了红军长征时喝光茅台镇里的酒的故事,周总理说“在长征路上的茅台酒可是当时我们的治病良药,包治百病,清洗伤口、镇痛消炎、解毒、治疗伤风感冒,最主要的是可以治疗拉肚子的大毛病!长征能成功走下来,茅台酒是有很大一份功劳在的。”
和平的酒才喝
“千杯不醉”的周总理,最能喝酒,也最会喝酒。周总理常讲,喝酒同样是工作,对待喝酒就要像对待工作一样严格要求自己,该喝就喝,不该喝酒不要喝,更不能酗酒,没有节制。
年7月抗日战争时期,胡宗南时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他接到蒋介石发来的密令,要趁着苏联解散共产国际之际闪击延安。接到密令后,胡宗南正加紧做战争准备阶段的部署,打算调集60万大军一举拿下延安。我党中央一面积极部署,做好防守准备。另一方面,为了不影响抗战大局,派正巧从重庆回延安的周恩来夫妇去往西安,与胡宗南沟通,劝其打消这个念头。
图周恩来和邓颖超在西安
胡宗南也深知周恩来此行的目的,为了不让周恩来在欢迎会上提及延安,营造对自己不利的舆论环境,胡宗南略施一计,决定派人在欢迎会上把周恩来灌醉。当然周恩来能喝酒早已名声在外,于是胡宗南从手下特意选出30多个能喝酒并且还是黄埔军校出身的将军出来,要求他们带领家眷出席宴会。宴会开始前着重吩咐道:一定要多向周恩来敬酒,最好能把他灌醉,一来不能达到他制造舆论环境的目的,二来也让周恩来出丑!
好在负责来接周总理的人员是我们自己的同志熊向晖,熊向晖当时是胡宗南的机要秘书。熊向晖到了周总理的住处后,为了防止窃听,用英语提醒周总理:请小心,提防被灌醉!
图胡宗南和熊向晖
周总理的车一到,胡宗南就在门外向周总理敬军礼,并陪着周总理进入宴会大厅。进入室内后,第八区政治部主任王超凡就下令环坐四周的作陪者起立,周总理连忙面带微笑挥手致意。
众人都坐下之后,周总理就与胡宗南就当前的局势交谈起来,之后王超凡站起身来代表第八战区全体将士对老师周恩来的到来致欢迎词,并在致词的最后他说:“请在座的黄埔同学敬周先生三杯酒。这第一杯酒,祝领导全国抗战的蒋委员长身体健康!”周总理立即举杯在手,并站起来微笑的说:“我作为共产党员,愿意为领导抗战的蒋委员长干杯。在座的各位都是国民党员吧?也请各位为毛泽东主席的健康干杯!”
周总理说得轻松,听起来像是同大家商量一样。但这话一出,一下子就让在座的各位国民党将领愣在当场,他们都担心因为这件事日后被当成有“通共”的嫌疑,都默不作声了起来。但这又是他们“敬重”的老师提出的要求呀,这可怎么办?这时,周总理手举酒杯,环顾一周,依然面带微笑的说道:“看来各位都有难处啊,我也不强人所难,这杯酒还是免了吧。”说完之后,他便放下酒杯,坐下来像是刚刚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的与胡宗南交谈起来。
图胡宗南和夫人
第一次失败后,王超凡又马上示意将军夫人前来敬酒。那些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年轻夫人们马上心领神会,排成一排走上前来。走在第一位的夫人娇滴滴的说:“周先生,我们虽然未曾进入过黄埔军校学习,但也都知道周先生在校做政治部主任时曾倡导过的黄埔精神。今天,为了发扬黄埔精神,我们每人敬周先生一杯酒!”这“每人一杯”哪里了得?就看周总理一边站起身来一边说道:“各位夫人都很漂亮,这位夫人说的话很漂亮。”一边看向后排的夫人们,一边说道:“我想问问大家,我倡导的黄埔精神是什么?谁要是说得好,我就同她干杯!”
周总理这一反问,一下又把夫人们弄得张口结舌,她们哪里知道什么黄埔精神啊?胡宗南看着夫人们答不上来,心里恼火又没有办法,只好站出来打圆场说道:“今天我们只叙旧谊,不谈政治。”周总理点点头,就势说道:“那我们就说点别的吧!”随即,他一一询问各位夫人,谈的都是一些家长里短,又不失风度的一一将她们送回到了座位上,喝酒的事只要搁到了一旁!
又一次失败后,在座的各位将军也沉不住气了,纷纷起座。他们也排了长队,每人手中拿着一杯酒。最前的一位将领走到周总理面前说:“周先生,当年我们在黄埔军校学习的时候,您是政治部主任,同我们有师生之谊。作为弟子,今天有幸在西安见到老师,我们敬老师一杯酒,老师不会拒绝吧?”
只见周总理笑着说道:“胡副司令刚才已经说过了,今天我们不谈政治,你这位将军刚才说我当过黄埔的政治部主任,你说我这个政治部主任能不谈政治吗?”随后又转身向胡宗南说道:“请问胡副司令,我这杯酒该不该喝?”胡宗南也被将了一军,只好尴尬的说道:“他们都是军人,没有政治头脑,不懂政治,这杯酒就要他们喝,算是罚酒。”本是上来敬酒的将领们只好一个个干了自己杯中的酒。周总理微笑的走上前去,一一握手,以老师之姿关切询问。将军们回座时,也是个个脸上带笑,丝毫没有被捉弄了一番的感觉。
图胡宗南
宴会临结束时。周总理举起酒杯说:“感谢胡副司令的盛情款待。”接着又说道:“近日,社会上盛传胡副司令的大军正在向西调动,国共内战又有了一触即发的局势。所幸今天胡副司令已经明确地告诉我了,那些都是谣言,不可信,我听了很是高兴,大家听了也肯定都会很高兴。今天我就借这个难得的机会,借胡副司令的酒,向各位将军和夫人敬一杯酒。希望我们共同努力,早日赶走日本侵略者,早日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如果大家同意我的话,请干杯!”说完一饮而尽。胡宗南和手下的将领一听,这酒哪能不喝?于是所有人都干了杯中酒。
整场宴会中,周总理巧妙地拒了很多酒,又没有破坏宴会的气氛,同时又成功达到自己解延安之围的目的,可谓大获全胜。酒场如战场,周总理何等智慧,想喝的酒自然会喝,不想喝的酒,别人也勉强不来。“千杯不醉”的周总理只喝团结的酒,和平的酒。
周恩来的最后一杯酒
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日理万机,由于自小习武,总理的身体一直很好,很少生病。但是在“文革”中长期的超负荷工作和内心的极度焦虑,再加上年岁愈长,已到古稀之年,使得周总理的身体情况每况愈下。
图文革时期的周恩来
年2月,周总理被诊断患有心脏病。4月,因为广州正处于“文革”高潮,周总理亲自处理广交会的种种问题,期间连续工作48个小时未曾休息,终因过度疲劳和睡眠严重不足,导致心绞痛与“频发性早搏”即心律失常。自此以后,周总理每晚睡觉前开始吸氧,并且每天服药四次。由于周总理办公起来经常性的忘记时间,所以总理办公室门外总有医护人员守在门外以便随时抢救。
其实自被诊断出心脏病开始,周总理已经基本上不喝酒了,由于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加上疾病困扰,周总理的身体已经很差了。年2月,尼克松访问中国,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招待尼克松夫妇,周总理也只是用嘴唇轻轻地沾一下杯沿。只有在尼克松敬酒的时候,周总理才不得不喝了一杯。
图周恩来宴请尼克松
可惜就是在送走尼克松之后,年5月,74岁的周总理被诊断为膀胱癌。年1月,因膀胱癌突然出现血尿,接下来的两个月病情持续恶化,3月接受第一次手术,手术比较成功,术后数天,尿色就完全清澈透明。然而,10月又开始出现血尿,膀胱癌病情复发加上心脏病加重,实际上已经不能再拖的病情,硬生生的被拖到了第二年3月才进行了第二次手术。第二次手术效果并不理想,每天膀胱内的出血量从几十毫升升到多毫升,不得已从4月开始周总理在西花厅开始了第一次输血。
图文革时期的周恩来
年12月24日,由秘书带着医疗小组,护送周总理去长沙向毛主席汇报四届人大的各项准备工作。周总理同主席的这次谈话还是非常愉快的,谈话中,主席表现出对周总理充分的信任,对周总理提请四届人大通过的经济计划、配备人大及国务院领导班子的人选等等,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
图毛泽东和周恩来
周总理出来后说:“主席留我再住两天,你们也可以放松两天。”
26日上午,周总理情绪很好,说今天是主席的生日,要请大家一起吃饭。
当时周总理的癌症已经非常严重了,飞往长医院里接受治疗,膀胱癌是绝对不能喝酒的。但是在这一次的宴会上,周总理却举起来手中的酒杯对大家说:
“让我们共同祝愿毛主席健康长寿。”
说完后,周总理就一口干掉了杯中的茅台酒,他的胃明显已经承受不了酒精,他的喉结滚动了一下,艰难地咽下了这杯酒,苍白的脸上涌出两片红晕,但他始终在笑。
这是周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见到的总理喝下的最后一杯酒,直至总理去世,工作人员再也没有看见过周总理喝酒!
他把最后一杯酒的祝福送给了毛主席,把最后一杯酒的风情留给了毛主席。
图毛泽东和周恩来
年1月,周总理生命垂危,长时间处于昏迷的状态,两个月没有进食,甚至连水都不能喝。1月7日晚11时,周总理已经是处在弥留之际,用微弱的声音对眼前的人说:“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这是周总理生前说的最后的话。
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周恩来同志病逝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医院,终年78岁。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的一生都在践行这句年少时代立下的宏伟壮志,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真真正正的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因为有这样伟大的先辈,必然不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