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临床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大约万人。
每18秒到20秒,就有心梗事件发生,每3名心梗患者中就有1人会死亡,死亡率超过30%。
为提高公众对心梗严重性与防治重要性的认知,普及急性心肌梗死的规范化救治流程,年,我国首次成立了“心梗救治日”,确定每年的11月20日为“中国心梗救治日”。
寓意有两个:一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要迅即拨打;二是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为分钟。
头号健康“杀手”
心肌梗,头号健康“杀手”。
眼下,冬季来临,气温骤降,人体血管容易收缩、血液粘稠度增加,心梗死亡风险随之增加。由于突发性强、死亡率高,许多中老年人群往往“谈梗色变”。
来自江苏的蒋爷爷今年72岁,今年11月10日,因持续上腹痛伴恶心呕吐2天,被医院急诊。经心电图检测后被认为是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当时老人已经出现休克,低氧血症,医院立即给予相应的抢救措施。但不幸的是,患者仍在第二天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最终死亡。
8月14日早上7点多,在山西太原迎泽公园,一位老人在晨跑时突然晕倒在地,附近跑步锻炼的跑友、公园保安等见状立刻向前,对他进行了心肺复苏等抢救,并拨打了急救电话。当急救车到达公园时,已经过了20分钟,老人随后被抬上担架,医院抢救。但最终老人抢救无效,不幸离世。据了解,这位老人生前还是当地长跑协会的“老将”。
事实上,不光是老人,研究表明,25岁至40岁的心梗病人死亡率高达70%。
今年9月25日上午,一名45岁男子在北京地铁13号线霍营站,突然晕倒。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将其医院抢救。遗憾的是,该男子被送医之后,仍因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6大诱发原因
过劳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缺血。
激动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情绪激动不仅增加心肌耗氧,也可诱发冠状动脉内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暴饮暴食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冷热交替刺激冬春寒冷季节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高的原因之一,为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此外,夏季在低温空调房内待过久,突然过度到炎热的室外,或突然大量饮用冰啤酒等冷饮,身体遭受冷热交替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便秘便秘时排便过度用力,不适引起的焦虑,既可增加心肌耗氧,又可增加交感神经不适当激活,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吸烟、大量饮酒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突发急性心梗怎么办?
实际上,心梗患者的抢救需要医患协同闯过三道关。
第一道关,有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人群,出现胸痛及上述不典型症状,应立刻停止任何活动,马上舌下含服急救药物(硝酸甘油或者速效救心丸等),如症状仍不缓解,每5—10分钟重复服用1次,含服3次;
第二道关,如含服药物后仍无效,应立即拨打,尽快将患者运往医院,不应忍耐导致病情救治延误,从而错失最佳治疗时间;
第三道关,医院后,争取在90分钟内对患者进行再灌注治疗,尽早开通梗死动脉是关键中的关键。
但如果心梗突发是生在公共场合,下面这两个急救方法,一定要学会!
一图学会“生命重启”的方法
为了更好的记住急救要点
看康辉教你做原创急救操
戳视频↓↓↓
抓住救命的“黄金4分钟”
请点此安装最新flash
如何提早预防
七八分饱清淡饮食。并控制肥肉、动物内脏等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的食物。
排便不过于用力。为了保证大便通畅,平时最好适当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果蔬和粗粮。
运动量力而行。可进行快走、慢跑等较温和的有氧运动,老年人和心脏不好者最好别参加竞技性运动。
及时释放压力。心情紧张时,自然站立,闭上双眼,做深呼吸,有助放松身心。
提防晨起突发心梗。晨起后动作最好轻柔、缓慢,还要及时补水。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看是否需要在睡前服用长效降压药,以更好地控制第二天清晨的血压。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