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北马全赛程零距离天网医疗守护完善北京
TUhjnbcbe - 2025/4/26 21:24:00

中新网9月19日电9月16日上午7点30分,北京马拉松正式鸣枪开跑,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名跑者齐聚北京天安门广场,以此为起点一路向北奔向鸟巢,共同挑战自我并创造新的马拉松历史。

本届北京马拉松共有完成报名,报名人数首次突破11万,相比去年增加了人,增幅达13%。和37年前首届北马只为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6名专业参赛选手服务不同,如今的北马服务对象,是3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大众跑者。顶着“国马”的称号,今年又恰逢北京奥运10周年,同时年还将迎来北京冬奥会,随着顶级运动赛事的火热开展,年的北京马拉松赛事,被予以了太多灼热注视的目光和期望,这不仅仅是一场3万人竞技精神的狂欢,更是北京城市名片的展现。

历次北马赛事都会得到卫生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及协助,作为北京马拉松赛事连续5年的官方独家指定医疗服务支持商,本届北马中,医院共派出了近人的团队,纳入到市卫计委的统一指挥及领导下,协同急救体系,统一提供医疗保障服务,协助支持完善北马医疗保障体系。

12个医疗服务站全程陪护加大医疗物资投入保障

本次北马赛事中,医院在赛道沿途、终点区共设置12个医疗服务站点,既保证赛事全程沿途的医疗保障工作,也为选手提供赛后科学的康复拉伸服务。由于马拉松属于极限运动,选手在赛事后半程发生风险的概率较高,因此沿途10个和睦家医疗服务站本着前松后紧的方式,自赛程25公里起集中设立7个服务站点,每隔2.5公里设置一个,加大北马后半程的保障力度。

今年,北京马拉松加大了医疗保障的力度,从30公里处开始增加保障密度,每50米增设一名医疗志愿者为选手服务。和睦家也为这些志愿者额外提供了份医疗物资,包含利多卡因氯己定气雾剂、创可贴、酒精棉片及碘伏棉签等医疗用品。

据不完全统计,本次北马赛事和睦家医疗急救站登记的被救助参赛选手人数约为人次,当天通过和睦家医疗服务得到救助的重症跑者共有3人。重症跑者的减少反映出北马选手参赛水平的整体提升,也印证了“科学跑、安全跑”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与和睦家科普北马运动知识的初心不谋而合。

除了沿途的10个医疗服务站点外,终点展示区内,和睦家特设拉伸展台,安排了4名专业康复拉伸治疗师为跑友们提供免费拉伸服务。同时,其他医疗志愿者也为跑友处理了抽筋、擦伤、水泡等赛后常见问题。

“医师跑者”队伍力量壮大随时随地竭尽所能提供帮助

北马全程42.公里,跑者可能在途中任何一个地点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若是出现不适的地点远离医疗服务站,如果能有一位专业医生做紧急处理,结果则可能大不一样。今年,为进一步发挥医师跑者的作用,在本届北京马拉松赛事报名开启的同时,医院就面向全国招募医师跑者,经过层层选拔,最终确认30人入选医师跑团,为北马跑友零距离提供帮助。

今年的医师跑团中,既有去年参加过医师跑团的有经验的老跑者,也有重新甄选后入选的新跑者,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的心脏中心、急诊科、ICU(重症监护室)、外科、康复医学科、全科等科室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均参与过全程马拉松,并有着丰富的急救经验。过往的全马完赛时间从3小时内—6小时不等,赛段从A区—F区均有涵盖,以便服务尽量多的北马选手。

医师跑者的职责,不仅要在赛程中利用随身携带的利多卡因、酒精棉片、碘伏棉签、创可贴等药品,沿途为有需要的选手提供救治服务,同时也肩负着第一时间识别、发现和救助脱水、晕厥、心脏病发作等危重症患者的重要责任。据统计,本届北马中,医师跑者们全程共计为近人次的北马跑者提供了应急处理,包括皮外伤、拉伤扭伤、肌肉痉挛等情况。同时,也对一些可能晕倒或出现高危风险的跑者进行建议休息、劝退或陪跑。

每一位医师跑者都肩负着“医师”和“跑者”的双重身份,他们在面临他人需要救治的情况时,都会放弃对个人情况的考虑转而竭尽所能提供帮助。本次北马赛后,当大部分选手已经陆陆续续离开服务区时,对讲机内突然传来呼叫,一位跑友在冲过终点后出现了心率过低的情况,请和睦家医师跑团的资深医师一同前往协助。这时,正准备离开的和睦家医师跑者——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副主任医师杨赓立刻返身,不顾自己腿部的不适,与医院护理部总监侯艳一起迅速赶往现场参与救助,及时得当的指导处理使得该跑友有惊无险。

虽然赛程途中因不断停下帮助他人,和睦家医师跑团的成员们基本上未能实现个人成绩PB(个人最好成绩),但正是这一次次的停下,才成就了北马安全完赛的目标,更成就了其他人的PB。

全天待命8小时AED志愿者负重前行从“心”守护

作为一项极限运动,马拉松参赛者面临的最大危险就是猝死。赛前,医院从院内选拔出了50位持有美国心脏协会(AHA)基础生命支持证书的医护工作者作为本次北马AED志愿者,并组织了三场AED使用专业培训课程,使得所有AED志愿者能够熟练使用组委会指定的AED设备,并掌握如何在紧急情况下联动提供最及时有效的救助。

比赛当日,AED志愿者们在早晨5点半就完成了集结,并于7点钟报数完毕全部就位,随时准备开始工作。

他们均匀分布在从15公里开始到终点冲线区域后的近30公里区域内,以骑行或步行的方式全程在自己被分配到的1公里点位范围内进行往返巡视,发现、跟随、劝退并救助出现包括严重中暑、意识模糊或心脏早搏等状况的高危跑者,确保每一位通过此站点的北马跑者都能安全奔赴下一站点。这也就意味着,位于终点完赛区域内的步行志愿者,需要持续背着近5kg重的AED设备(相当于约9瓶矿泉水的重量)巡视至少8个小时,到关门时间后还需要密切观察一段时间完赛跑者们的状态,才能彻底结束当天的工作。

尽管责任重、专业性强、工作时间长,但50名和睦家AED志愿者们还是圆满完成了任务,并协助医疗站点为跑友提供医疗服务。

医护人员均可提供双语服务VIP展区体现国际品质服务

随着北京马拉松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如今,北马赛事已成为北京的城市名片之一,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籍选手参加,本届马拉松就有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参赛,男子组及女子组冠军均为外籍选手。

因此,本届北马比赛终点设有VIP服务区,来自医院骨科、急诊科、康复医学科的多名医生,为外籍选手提供医疗服务。参与医疗服务的医院医生、护士及志愿者,均可提供流利的双语甚至多语服务,包括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他们不仅成为连接国际选手和北京医疗服务的重要桥梁,也展示了北京医疗体系中的国际品质服务力量。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马全赛程零距离天网医疗守护完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