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妈妈集中营#假期结束之际,总会有这样一帮学生挑灯夜战,通宵补暑假作业。杭州的一位9岁女生小月也在开学前补自己落下的暑期作业,没想到日夜赶工最后引发了心脏病。医院检查后发现小月由于疲劳过度,24小时的心跳早搏高达3万多次!
经过手术治疗后,小月最终康复返校。看完这则新闻,你也许才发现,让孩子们学会时间规划,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如果小月的父母早点意识到这个问题,也许就不会有这个悲剧发生了。
学生们三种不同的假期规划
style1:先苦后甜
先苦后甜即头几天就把学校布置的作业全部一股脑完成,剩下的时间就都可以拿来玩了。记得我上学那会儿,老师只要把假期作业发下来了,我就会开始写,大约花个四五天的时间就能把80%的作业写完,部分比较棘手的,则会放一放再完成。
style2:先甜后苦
小月其实就属于先甜后苦这一风格的,假期一来就想着放松,作业什么的都抛在脑后,反正时间还多着呢!就这样一天天玩过去了,直到离开学时间没几天的时候,才想起来自己的作业没完成,于是拼了命的赶。
不同于先苦后甜,后者有更大的时间紧迫感,所以会透支自己的身体健康来完成。
style3:苦甜参半
最后一种则是时间安排的比较好的,每天抽几个小时写假期作业,剩下的时间自由安排。这需要比较好的自律性或是父母在一旁督促。这类孩子的父母通常都比较自律,每天会要求孩子完成一定的作业,才可以做其他事情,要求相对严格,可以让孩子逐渐养成好习惯,今日事今日毕,是我们古人总结的经验,对孩子来说也理应如此。
如何培养孩子时间规划的能力?
打算培养孩子的时间规划能力之前,首先父母要让孩子认识时间,了解时间是什么意思,再进行一定的规划,从而掌握规划时间的能力。
▲、认识时间
儿童或部分青少年,普遍对时间的概念比较模糊,几日?几点?几分?这些即使具体到阿拉伯数字,也很难让孩子明白,时间到底为何物?
建议父母可以通过钟表,或者手绘饼状图帮助他们认识,在绘画过程中,跟孩子讲解,时间的概念,让他形象而生动的理解。
Ps:年龄偏小的儿童,个人还是比较推荐手绘饼状图的方式,寓教于乐的形式,孩子也更喜欢。
▲、分配/规划时间
电影《时间规划局》讲述的是,人类把时间当作货币单位,很多事情都是用时间来交换的。影片反复强调了一句话:一天可以做很多事。所以我们只需要安排每一天的时间表就可以了。
要注意的是,在规划和分配的过程中需要孩子们全程参与,他们才是时间表的执行者,时间的分配需要考虑到他们自己的意愿,这样完成率也会得到提高。
如果使用到了上文中的手绘扇形图,那么父母和孩子们可以用不同的水彩笔进行涂色,不同颜色的扇形代表不同的任务。如:蓝色代表着一天中的吃饭时间,橙色为娱乐时间,绿色为学习时间等。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自己在该时间段内都做了哪些事情?
▲、根据执行后的效果进行调整
刚开始执行时间表时,孩子的表现并也许不尽完美,也可能会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这种时候家长要理智地看待,需要根据其执行能力,来进行调整和修改。
Ps:先从宽松较自由的时间表开始实行,后面再慢慢丰富和填充。
名人们如何看待时间?
著名的作家鲁迅曾说过:时间就像海绵,挤挤总会有的。
很多名人都有自己特有的时间管理方式,例如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他分享过26条时间管理的黄金法则。他认为时间是固定的,关键在于你能否把真正重要的事情放在优先位置。
小A和小B本来是班上成绩差不多的学生,但小A一直有个目标,就是拿年级前十,所以每天都会自觉地进行复习巩固。小B则和小A相反,他认为自己的成绩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放学之后就想着玩游戏。半个学期之后,小A和小B的成绩已经拉开了一大截距离。
得力儿童成长自律表墙贴奖励记录表家用磁性打卡表计划管理时间小学生宝宝学习神器生活好习惯养成积分课程表淘宝¥38购买已下架善用时间,从一份计划表开始吧
ps:当我们学会善待时间,时间也不会辜负我们的付出;而当我们浪费光阴,最后我们也会为此付出代价。
股神巴菲特拥有令人羡慕的身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99%的身家都是他50岁之后才获得的。刚开始他也算是白手起家,每天攒一小部分,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此前的积累在后面的时间,开始了爆发式的增长。你看,时间就是最好的见证者,而怎么用好时间,是我们每个人都该学习的。做时间的主人而不是奴隶,掌握主动权,才能赢得时间赢得学习上的成就,按时完成作业也就没那么难了,不是吗?
枕边育儿寄语:
威廉·佩恩说:我们最缺的就是时间,得到了却不去珍惜。孩子们虽然还年轻,比起我们有大把的时光,但这并不能成为他们漠视时间的理由。教会孩子们规划自己的时间,也是为他们以后美好的生活进行铺垫。你家孩子暑假作业是什么时候完成的,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