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医生提醒5种老年病,不用过度治疗,看
TUhjnbcbe - 2025/4/10 21:49:00

前不久,卫健委公布一组数据:我国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可能在77.93岁左右。

问题在于,50岁以后,机体各组织就会呈现出衰老态势,种种病症接踵而至。据不完全统计,中老年群体癌症罹患概率在25%左右,一旦中招,就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诊治,延长生存期限。

当然,也不是所有病症都要接受治疗,某些“老年病”,实质上是一种正常衰老现象,如果盲目求医,可能会陷入过度治疗陷阱,对自身健康有害无利。

医生忠告:5种“老年病”,根本不用过度治疗,建议了解一下

——骨质疏松症

很明显,它隶属于代谢性骨科疾病范畴,致病因素和骨组织量低于正常标准,有千丝万缕联系,典型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全身酸痛、活动受限、行走困难、脊柱变形、胸椎压迫、心肺功能下降、骨折等。

站在医学角度讲,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在老年人、绝经性女性群体中比较常见,合理调整生活饮食、科学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可以有效改善。

——老花眼

日常生活中,一些中老年人看书、刷视频,姿势总是很奇葩——伸长手臂、脖子后仰,其实就是老花眼在“作祟”。

老花眼,临床医学称作“老视”,它是一种机体衰老信号,和疾病、屈光不正“八竿子打不着”。

眼科医生指出,重度老花眼人群,一般会出现视力模糊、头晕头痛、眼胀眼痛等问题,合理用眼、降低疲劳程度、佩戴老花镜即可解决。

——心脏早搏

正常群体心脏跳动,医学界称之为窦性心律,它一直按照既定规律正常运转,如果中间不慎出现差池,就会引起早搏。

医学专家表示,中老年群体,常常伴随偶发性早搏现象,具体原因就是心脏衰老、心肌功能下降,它对机体健康危害性较小,保持正常生活节律,早睡早起,充足睡眠,就能有所好转。

——耳背

耳背,又名“老年性耳聋”,也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病,临床表现如下:听力衰退、间歇性耳鸣、疲惫嗜睡、头晕目眩、音律音调识别不清。

耳鼻喉科医生作出解释:45岁以后,中老年群体耳组织老化情况愈演愈烈,它会带来不少副作用,听力损伤是典型代表,目前暂无逆转手段,只能通过佩戴助听器,来辨识声音。

——更年期综合征

我们都知道,所以女性都逃脱不掉更年期命运,甚至部分群体还会撞上绝经期,不适感翻倍上涨:植物神经痛、睡眠障碍、腰酸背痛、情绪异常、坐立不安,生活工作均受影响。

妇科医生明确一点,更年期、绝经期引起的系列副作用,也和疾病无关,组织器官功能衰退、内分泌紊乱、雌性激素转化不足才是主因,可以通过补充营养元素、科学运动、热敷等手段调节。

中老年群体想维持健康,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第一,清淡饮食,低油、低盐、低脂、低糖烹饪,才能有效降低三高疾病罹患概率。

第二,健康作息,保证7~8小时充足睡眠,保证组织器官由自我修复时间。

第三,科学运动,既可以强化心肺功能,也能实现益寿延年目的。

第四,合理调控情绪,不要让消极情感缠身,否则会降低抵抗力,有细菌病毒入侵风险。

第五,定期检查,它可以帮助中老年人甄别不同疾病,方便对症下药。

关于“老年病”,你有哪些不同观点?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探讨。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生提醒5种老年病,不用过度治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