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蒋先生因胸闷医院就诊,心电图显示为室性早搏二联律,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显示室早多达次。
医院心血管内科林苗主任为此组织科室进行病例分析讨论,根据心电图判断该室早极有可能起源于左后组乳头肌,该类型室早在所有室早中病情最为复杂,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所以决定为蒋先生实施射频消融术。然而乳头肌作为心脏瓣膜腱索附着点,随着房室瓣开闭,会发生剧烈舒缩。来源于乳头肌的室早因其解剖结构特殊,导致消融导管难以与悬垂于心室腔的乳头肌稳定接触,并且乳头肌室早可能存在多出口。导致了乳头肌室早消融极其困难,常规手术方法成功率低。
经过与蒋先生家属充分沟通后,林苗主任决定采用CARTOSound心腔内三维超声技术辅助进行射频消融术。经过周详的术前准备,手术如期进行。医院桑才华教授的指导下,在心腔内三维超声帮助下仅花费40分钟就找到病灶同时确定消融导管贴靠良好,成功消融室早,术后室早消失,患者的不适症状随之消失。
图示林苗主任与桑才华教授共同探讨消融靶点
图示CARTOSound心腔内三维超声技术系统界面
心腔内超声(ICE)技术简介及优势
通俗来讲,心腔内超声(ICE)技术是将一根先进的超声导管通过静脉血管伸入心脏内部,通过超声波照射心肌,将心脏的反射波进行图像化处理成像。
心腔内超声导管犹如置于心脏中的“火眼金睛”,实时构建心腔结构,精准还原复杂解剖,使医生在手术操作中能最大限度避开敏感位置,避免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更安全有效。而且该技术大大减少X线的使用,减轻辐射对患者的伤害,对孕龄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有极大的益处。
ICE技术能够直观地看到心脏里面的结构,精确地定位消融导管的位置,对射频消融术的成功进行具有强大的指导作用。同时,可实时获知显示心腔内导管贴靠的情况,显著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像该患者这样复杂的室早手术,常规手术成功率只有20%-30%,其难点就在于不可视及消融导管贴靠的难判断性,而使用ICE技术,能够将手术成功率提升到90%以上!
此次CARTOSound心腔内三维超声技术辅助下复杂室早射频消融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医院成为国内最早一批应用心腔内超声(ICE)医院之一。同时,医院有个独特的优良传统,心内科医师都需掌握心超和血管超声技术,医院熟练开展三维超声指导下的低射线零射线电生理手术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基础。
年医院心内科成立心电生理专家工作站,医院心内科(年综合实力排名国内第二)的核心术者桑才华博士开展了积极的合作,通过把专家请过来,把技术引进来的方式,全力提升温州地区疑难复杂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水平,目前已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强合作,为温州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技术服务!
来源:医院
编辑:袁淇棋黑蛋君
责编:谷璋彤
主编:钱中彪
审核:陈希瑜
监制:陈亦全陈希瑜
总监制:陈振仕
这些内容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