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第一颗猪心脏植入人体人面兽心走进现
TUhjnbcbe - 2025/2/7 18:17:00

猪,实在太伟大了。

1

猪心脏移入人体,全球首例

没想到,“人面兽心”真的成为了现实。

在这里使用这个成语并不是用来骂人,恰恰相反,这四个字背后,是一项伟大的医学成就。

年1月7日,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完成了一例手术,一位57岁的男子接受了一颗猪心脏移植。

根据媒体在1月10日的报道,手术后三天,患者仍需体外膜肺氧合(ECMO)替代一部分心脏泵血功能,但总体来说情况稳定、良好,没有发生超急性免疫反应。

这个手术是否完全成功,还有待进一步的医学观察。但对于器官移植领域来说,这已经是破天荒的一步。

接受猪心脏移植的病人名叫贝内特,患有复杂遗传性心脏病,已经处于终末期心衰的阶段。如果不能得到心脏移植,等待贝内特的只有死亡。

而且,多家美国移植中心评估认为,贝内特的心律失常严重,不适合植入人工心脏。如果进入人体器官排队系统,以他的基础情况等到人类心脏供体的机会很小。

人工心脏不合适,人类的心脏又等不到,贝内特不想死,他唯一的希望寄托在接受异种移植。他在手术前一天说:

“要么死,要么做移植手术。我想活下去。”

在7小时的手术之后,一颗经过基因编辑的猪心脏替换了贝内特那颗早已不堪重负的心脏。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突破。根据美国器官共享联合网络(UNOS)统计,年,约有名美国人接受器官移植,其中有多例属心脏移植。

哪怕美国很早就开展了器官志愿捐献,但器官缺口依然很大,很多患者根本等不到供体的出现。

人类首次成功将转基因猪心脏移植到人体内,对很多患者来说,生的希望又多了一分。

2

缺器官,是最大的问题

器官移植被称为近代外科学领域最伟大的创新之一。

器官移植,就是将人体的一个器官整体或局部,用手术方式从一个个体转移到另一个个体的过程。通俗点来说,就是把坏掉的器官切除,再装上一个新的器官。

年,美国外科医生Murray成功实现全球第一例肾移植。年,美国外科医生Starzl实施第一例肝移植手术。

肾脏移植和肝脏移植也分别成为目前应用与推广最广泛的器官移植。

而世界上第一例心脏移植,则要到年12月,由南非开普敦Barnard医生实施。

自此之后,这项技术迅速推广至全球。目前,全球通过移植手术,已经拯救了成千上万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以心脏移植为例,全世界每年大约有人接受心脏移植,全球至今大约完成5万例左右的心脏移植。

年,Murray还凭借在肾脏移植领域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尽管器官移植已经推广至全球,但有一个关键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患者和医生们:供体器官数量不够。

在绝大多数国家,供移植的器官都来源于公民自愿捐献。但问题是,这根本不够。

在美国,由于供体器官数量的短缺,每年有超过人还没有等来合适的器官就抱憾离世。

在中国也一样,年卫生系统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大约有万器官衰竭患者,其中有30万患者适合器官移植方式治疗。但根据COTRS系统的数据,年完成捐献仅例。供需数量的差距,十分悬殊。

等不到器官的患者,只能从名单上慢慢消失、死亡。

有需求就有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人开始铤而走险,通过黑中介寻求器官。

年,北京就发生了一起全国性的非法买卖人体器官案件,15名被告人中有4名医护人员,被告人共非法买卖人体肾脏51个,涉案金额达万元。

同样在那一年,全球一共有12万个器官移植案例,其中十分之一都是非法移植。根据GFI在年的报告,全球所有器官的非法交易每年涉案金额为8.4~17亿美元。

那段时间,卖肾甚至是偷肾的消息层出不穷,全球黑市器官价格也到处流传。

而且,由于涉及伦理道德问题,全球90多个国家都严禁器官买卖合法化,因为这会导致人们将器官的属性降低为“物”,不仅亵渎人的尊严,更容易导致不法分子盗卖器官。

万般无奈之下,科学家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动物器官。

早在年,医院的JamesHardy博士就将黑猩猩的心脏移植到人体,遗憾的是,由于体型过小的心脏无法为循环系统提供足够的动力,术后仅仅两个小时,接受移植的人类患者就去世了。

更有名的动物器官移植事件发生在近20年之后,一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危婴儿“BabyFae”获得了狒狒的心脏,但也仅仅存活了21天。

这条路上充满了挫折和悲伤,在尝试过羊、牛、猴子、猩猩、狒狒等动物后,科学家把目光瞄准了猪。

3

猪,真的可以吗?

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与我们人类更接近的灵长类动物都不能胜任,亲缘关系要远得多的猪,能够肩负起这个重任吗?

实际上,在器官移植领域,猪有三个优势:

第一,猪的心脏大血管在解剖学和生理学指标上与人类脏器匹配度最接近。

第二,猴子等灵长类动物体重较小,而人类体重较大,一些灵长类动物的心脏无法负担人体的运转。而猪的体型跟人相似,器官大小和器官特点也类似。

第三,猪的繁殖力很强,喂养成本也远远低于其他哺乳动物。不管是实验研究还是真的供应使用,都具有优势。

过去半个世纪,猪心脏瓣膜的移植就已经造福了无数人类患者。

当然,还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免疫排斥。毕竟,猪与人类的祖先早在万年前就已经分道扬镳。例如,当猪器官被植入人体,人体免疫系统会针对陌生的α-半乳糖分子产生抗体,短短几分钟内就可能引起致命的免疫排斥。

幸运的是,近年来,基因编辑和克隆技术已经比较完善,免疫排斥可以通过技术来减少。

这次,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采用的,就是一颗经过基因编辑的猪心脏。为了避免排斥反应,研究人员为猪敲除了3个导致人类排斥的基因,并添加了6个帮助人类免疫系统接受猪心脏的基因。

如今,中国最早的猪角膜移植,已经成功过去了10年。就在几个月前,世界首例猪肾移植人体也获得了成功。

突破关键技术后,猪器官将极大缓解器官短缺的问题,同时也释放了一个巨大的商业市场。从器官移植费用来看,每位患者的手术费用约为30万元至40万元,有些本土企业也已经进入了这片蓝海。

猪,也一跃成为医学界的超级英雄。

4

尾声

对中国而言,器官移植还有过一段辛酸的历史。

年代开始,在夏穗生、吴阶平等外科前辈的带领下,中国分别完成了国内首例亲属活体肾移植、肝移植、心脏移植和肺移植。时至今日,我国每年各类移植手术已经达到1例,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的移植国家。

但一个尴尬的问题是,由于捐献比率过低,长期以来我国移植器官来源于死囚的比率超过90%,截止年底,仍有超过65%的供体器官来源于死刑。

也正因此,中国的器官移植事业一度饱受国际社会的批评与争议。这个局面直到年才有所改善,从那一年开始,中国宣布彻底停止死囚器官的使用,公民捐献成为唯一合法来源。

截至年11月,我国累计器官捐献3.3万例,捐献大器官超过9.3万个。如今,猪器官移植一旦成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生命可以被挽救。

当然,哪怕这次猪心脏移植成功了,也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跨物种器官移植后,面临的疾病和病毒传播风险,都有待进一步观察。

更何况,一旦这项技术大规模应用,还面临着复杂的伦理问题,换了一个猪心的人,是否会受到歧视?人类能否接受这种改变?

在医学界人士看来,未来最佳的心脏移植技术,是用患者自身细胞通过实验室培养制造出一颗心脏,这将会是一颗完美的供体心脏。

对那一天的到来,我无比期待。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一颗猪心脏植入人体人面兽心走进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