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探秘心想事成的由来,你真的以为心脏只 [复制链接]

1#

古人把思维本领归之于心是由来已久的。以前人们认为,人是靠心来想事情的,所谓“心想事成”。《孟子》中写到:“心之官则思”,明确指出了心脏“思”的功能。古代哲学家荀况同样认为:心是人体的支配者,又是精神活动的主管。甚至在50年前,某些学者还在著作中宣布:心和脑都是人的思想库。曾有以狐狸为图腾物的氏族,他们喜欢吃狐狸的心,目的是希望能拥有狐狸那样的智慧。古人坚信:心与思想、智慧是有关的。

但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当然知道脑子是掌握思想的机器,只有它才具有智慧。在现代生理科学兴起后,人们通常并不相信心能“思”,心有“智能”,只认为它是个机械性的器官,它的唯一作用就是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并把古人所说的“心”都一概解释为“脑”。我们经常说的:“用心读书”、“一心不能二用”、“心有灵犀一点通”等等,都指的是脑功能。

不过,最近的研究表明:心脏也可能被列入“智能器官”。美国加州一位72岁老人在接受心脏手术后,竟失去部分记忆,把过去二十多年的人和事忘得一干二净,连妻儿也视如陌生人。苏格兰的一位家庭主妇,做了心脏移植手术后,性情大变。原来是移植了一位死于非命的男青年的心脏,变得与那男青年一样,酗酒闹事、整夜不归了。如果心脏只是供血器官,那该如何解释这样的现象呢?我国学者认为,是心脏参与脑的工作,两者一起主宰着人的思维活动。

早在年前,人类已经知道异常的情绪对心脏会有不良影响。心脏需要友谊,因为孤独、寂寞的人约有一半左右死于心脏病。有心理学家发现:心跳适当加快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因为心脏这时会给大脑发信号,提请“司令部”集中精力去做好工作。美国的一位生物化学家发现,心脏能够制造一些特殊的激素,借助它们与身体其他器官取得联系,甚至与大脑沟通,“指导”其他器官工作。各国科学家已相继证实心脏的这种新功能——内分泌功能。根据上述种种,有的医学博士认为:心脏实际上是一种“有智慧”的器官。当然,心脏的“智能”究竟有多大,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